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吉利在庆祝创业35年之际,除了新LOGO发布之外,可谓各种“庆典购物”不断。
前有海外收购沃尔沃汽车并尝到了甜头之后,自然国内吉利不会放过各种逢低兼并时机。收购华菱重卡、托管长丰猎豹长沙工厂、重组力帆汽车。在这些“收购”中,除了收购华菱重卡,算是能进一步夯实吉利在商用车领域的基础,对于长丰猎豹和力帆的动作,除了对吉利拓展当地市场有些帮助之外,对于吉利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大帮助。
近期吉利又是频频坐上签约席,携手包括百度、腾讯在内的一票知名公司。最近这段时间又传出吉利将与FaradayFuture在产品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还没有官方消息出来之前,难做评判。但就吉利这几项合作不难看出,吉利正在加速从传统主机厂向互联网智能科技公司的转变。
1月11日,“吉利传化强强联合”、“百度牵手吉利:大吉大利”两则消息曝出,吉利与百度双双官宣联姻。
吉利与传化双方将在汽车物流供应链平台、新能源运力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绿色能源管理网、金融科技业务、物流新能源产业基金、顶层投资等七大领域启动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不难看出,双方的合作集中在传化更为擅长的物流领域。
吉利与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双方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换句话猜测,吉利将SEA架构向百度开放,百度提供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百度地图等技术来补充吉利在互联网科技方面的不足。
“一手吉利,一手拜腾,世界第一代工厂富士康征战智能电动车”,大家都知道富士康跟苹果的关系,然而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驱动下,在国内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出货量频创新高。从特斯拉、拜腾到小鹏,再到未来的苹果汽车,可以说“世界第一代工厂”近十年一直在布局汽车行业。1月13日,富士康携手吉利,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去年10月富士康推出MIH EV电动车平台,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其实,富士康并不准备生产整车,也不准备推出自己的品牌,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其“MIH开放平台”上选择SUV、轿车等底盘设计,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提供包括车轮距离、电池大小等定制化方案。如此看来,富士康MIH平台与吉利SEA平台相互补缺、携手征战国内外市场,或许是两强结合的重点。
1月19日,“吉利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舱”。腾讯将助力吉利完成“用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升级,打通产品研发、制造、营销、使用、用户运营、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数字化闭环,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推进汽车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通过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探索共建“碳中和”开放平台,为加速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展开实践,携手提升企业ESG治理水平,探索长期可持续发展。
尽管合作方各有擅长的领域、功力各有千秋,但对于吉利来说,完全是围绕着新能源车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应用、出行等一整套产业来布局。而四家企业与吉利的合作,如果大家留意就不难发现,均是基于吉利这套浩瀚架构展开的。可以说,浩瀚架构的定位是一套开源系统,四家企业都可以利用此架构来开发属于自己的汽车产品。
浩瀚架构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
浩瀚架构覆盖了1800mm-3300mm的轴距范围,400V-800V的电压架构。可以说这个范围让浩瀚架构能满足目前任何企业的生产计划,从A级到E级。这对于觊觎新能源市场已久又没有自己平台的“列强”来说,利大于弊,好机会——借助浩瀚架构的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软、硬件优势,构建自己的全新竞争产品。对于吉利来说,开源之后,除了相互合作得到的益处,还可以在“平台服务”层面增加服务模式,逐步向技术服务转型。
话说回来,一切才刚刚有了过起步,后面到底走成什么样子,全是未知。吉利在新能源方面我们了解到产品如几何A、帝豪EV等,看销量数据,销量与产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可能也是吉利推出“开源”想法的一大要因,毕竟这么大产能的浪费着实是巨大的浪费,成为代工厂又有何不可呢?
吉利创业35周年,“鼠”实不易。2021年元月开始战略大动作频频,希望吉利再次“牛”转乾坤。祝福、惊讶的同时,也为如此“突飞猛进”的吉利提个醒,小心使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