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汽大众发布一条视频号作品,名为“滚筒挑战|原来汽车还能放进洗衣机里?这是什么新奇挑战!”。视频一经发布,就在小范围内引发热议,纵观评论,也是清一色的肯定。
这则视频先是展示了某品牌白车身在滚筒挑战中发生了严重形变,然后请出了视频主角新朗逸的白车身,新朗逸白车身在滚筒装置内翻滚了20圈后,视频得出结论:“得益于新朗逸白车身88%高强度钢的应用,大面积的激光焊接,保证了在滚筒挑战中,车身没有严重形变,A、B、C柱完好,车门仍可以轻松打开,新朗逸滚筒挑战成功。”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不错的创意,在众多陈述性广告中,这是新的尝试。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因而作为广告,它是比较成功的。
这则视频的严谨性非常高,无论是文案还是对白,都没有提及新朗逸的安全性如何,只是陈述“滚筒挑战成功”,但却成功的给人造成了新朗逸安全性高的错觉。
但是还是有“但是”。白车身做“滚筒”实验的意义有多大?除了吸引受众关注还能说明什么问题?能说明新朗逸的安全性更高吗?
可以说,视频成功地引来了不少流量和关注,却不太能经得起专业性的推敲。只能说吸引的了普通观众,却不能迷惑懂车的人,甚至业内人士看来都有一点点蹩脚。
不好意思,这几点恕我直言
最先让人看后咂舌的,就是测试使用的是白车身。白车身确实重要,相当于人的骨架,也是汽车一切性能的基础,在三十年前尤其被关注。但现如今把对白车身的测试结果拿来玩儿花样的“炫耀”,就像是卖钢筋的说自己的钢筋很硬,摔不坏。如果有杠精说测试中最先出场的白车身就坏了,我只能回答是那个车太差而不是新朗逸很好。再者说,不拿一个次品怎么对比出自己的好?
如果要测试车身的强度,也应该是各部分零件安装完成,油水填满再进行测试。只有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情况,测试结果才有说服力,才能给用户带来安全感。说夸张一点,这个测试就是一坨铁块放在空间里做翻滚,形状不是很散,没严重变形很正常。
其次,白车身重量也就两百公斤,最多不超三百公斤,太轻。再加上本次测试没有初始速度,且只是来回翻滚,最高坠落高度也就是滚筒的直径。与模拟真实车速的碰撞试验比,冲击力相差很多,所以在这一方面也很没有说服力。
还有就是在测试权威性方面,这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但仅限于有趣。IIHS测评和中保研的强度测试是专业且权威的,在这个测试中达标的车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安全更结实。如果真的想证明自己新车型的强度,为何不去做个更为严苛且权威的全套测试呢?如果这一套下来评分够高,口碑不用宣传,自己就上来了。
另外还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测试怎么能不在车内设置假人呢?毕竟最终是人坐在车里,如果没有假人去评估乘员伤害值,恐怕说服力也很低吧。
如果就要单纯的针对白车身进行测试,想要为车辆侧翻等问题提供一些数据支持,那么有比较严谨的对标,设定滚筒的条件,这样的话本次测试可能还有一定参考价值。
如果拿出一台整车,在设定好的条件下去做翻滚实验,乘员舱完好或者假人受伤程度极小,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和高强度,称得上“汽车之光”。所以总的来说,本次测试意义不大。
棋手与棋子,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了,很可能新朗逸就是单纯的做一个小广告或者小营销吸收一波关注度,测试结果也并不能证明新朗逸车身强度低,“不抗造”。甚至专门用来供大家讨论沟通和调侃。所以谈及这次广告的具体收益是赚是亏,也不好说。毕竟谁是棋子谁又是下棋的人呢?
不过任何问题或者任何讨论都没有一辆安全的车型重要。所以只要最终开上路的新朗逸是安全的,高强度的,那么今天的差评就是它的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