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市场调研机构爱德曼智库在日产汽车的委托下,针对全球消费者做了一项关于购买轿车意向的调研。有点出乎意料的是,高达84%的非轿车车主表示如果再买车,将选择轿车。而在18-34岁年轻消费者中,倾向轿车的趋势更加明显,每10个年轻消费者中,就有8位以上考虑购买轿车。
在目前中国品牌销量结构上,SUV贡献了绝大多数份额,若中国乘用车市场按照上述调查数据所言,那中国品牌将迎来一轮”大灾变”。不过更可怕的是,这一”大灾变”似乎已经提前预演。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今年9月SUV销量排行榜。榜单显示,上榜车型中合资品牌6款,自主品牌4款。此前在SUV领域一直独占鳌头的自主品牌,后劲越来越乏力。原来占据高位的传祺GS4、宝骏510等车型均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以本田CR-V、探岳等日德系车型。
翻看今年一整年的销量排行变化,合资品牌在SUV领域夺回主动权绝非偶然。今年1-9月,排在销量榜单前十的车型,自主品牌也仅有4款,之前一直占据高位的自主品牌车型同样被以日德为首的合资品牌车型代替。
自2016年开始,SUV一直是自主品牌的主战场。战绩最辉煌的时候,销量排行榜前十车型中自主品牌一度占据7款以上。如今的状况引人深思,难道自主品牌的最后一块领域也要失守。但从市场形态来看,一切似乎早有伏笔。
自主品牌SUV失势,日德品牌补漏
上榜的前十车型中,仅有哈弗H6、长安CS75和荣威RX5、博越4款车型上榜。被称为”国民神车”的哈弗H6,一直是活跃在销量榜首的车型,今年也不例外。但相比过去动辄3、4万辆的月销量来说,现在哈弗H6的销量同样有所回落。长安CS75和荣威RX5、博越都在经历大改款或者大换代,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销量,站稳了前十榜单。至于原本常年站位的传祺GS4、宝骏510等车型均不见踪影。
自主品牌空出的名额,基本都被合资品牌取代。自主品牌之外,日德品牌各占50%。德系品牌分别是途观、途岳、奥迪Q5;日系品牌分别是逍客、奇骏、CR-V。其中途岳为新晋车型,逍客和奇骏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跌,CR-V排名上升。CR-V还是非常”抗打”,尽管此前由于机油门事件销量有过短暂波动,但调整之后迅速上位。
需要重点提及的一匹黑马就是探岳。9月,探岳以21,334台销量,环比增长21.3%的成绩跻身合资SUV终端销量冠军。探岳是一汽-大众布局SUV领域以来首款中型SUV,短暂适应之后销量实现连续跨越。今年尤为明显,从1月份4,793辆的销量成绩,到4月攀升至8,547辆,再到8月份的16,783辆,探岳月销量每四个月将近翻一番,环比月均增幅超20%。
SUV遇冷,自主品牌该如何突破?
上述数据已经足以说明,当下SUV市场经历的寒冬,只是自主品牌SUV的寒冬,而非SUV细分市场整体都已经遇冷了。抛开冷冰冰的数据,其实我们也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SUV细分市场的”去泡沫化”过程,随着A级轿车品质的整体提高,以及合资品牌价格的不断下探,同价位自主SUV的优势可以说是荡然无存,做工粗糙、油耗高、无脑堆配置的自主SUV更是被打回原形是市场回归正常、消费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自主品牌SUV遇冷是必然结果。
当然,这也不代表自主SUV就没有活路了。在经历了野蛮生产的5年之后,自主品牌SUV必将迎来大洗牌,过程可能会很惨烈,但定位精准、品质精细的高品质自主SUV还是有销路的。
以荣威RX5为例,它就是典型的通过新车刺激上量的车型。8月底,荣威RX5 MAX上市,官方称其上市两周订单突破6000辆,上市一个多月订单突破2万辆。9月荣威官方数据显示,荣威RX5 MAX销售7117辆,RX5销售9019辆,前者对整月销量的带动作用一目了然。同样,今年推出plus版本的长安CS75亦是如此,在它的带动下销量回暖,但能否持续守住阵地尚需时日观察。而此前过分依赖性价比的传祺GS4、宝骏510等车型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自主品牌在SUV领域被合资品牌攻陷,是市场消费升级之下的必然结果。这也给自主品牌提了一个醒,及时调整策略,在产品上下功夫,不要陷在性价比的怪圈里无法自拔。
写在最后
总结来说,SUV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红利慢慢消失,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在加快,如何快速的适应市场,已是众多品牌,特别是自主品牌目前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答答(微信公众号:答答买车)认为,自主品牌除了应该加快扩大自己的产品布局,丰富轿车市场和MPV市场的产品矩阵之外,鉴于”90后”成为新的消费主力,电动、智能、互联等新元素正成为吸引年轻人买车的新动力。厂家们应该抓住这一”新潮流”趋势,在未来的新品中加注智能、互联功能,同时注重个性化设计,以及产品品质问题。而自主车企们只有贴合以上这些特质,才能够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