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五年前高喊“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的恒大汽车,五年后却面临着停产的风险,当初财大气粗的高调入局姿态,一去不复返。
近日,据恒大汽车港交所公告表示,截止公告发布之日,恒大汽车恒驰5的交付量超过900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数据。据擎动了解,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掷下豪言,要把恒大汽车打造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以目前这磕瘆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比魔幻主义更魔幻。另外,公告还表示,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但集团若能在未来寻求超过人民币290亿元的融资,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望实现量产。
这则公告里里外外都在表明:“我没钱了,请求支援。”喊了五年口号的恒大汽车,至今为止卖了900多辆车,令人目瞪口呆,现如今却再次开口融资,实乃勇气可嘉。
失去了深陷债务危机的母公司恒大集团的输血,恒大汽车的“钞能力”失灵了?恒大汽车造车的故事,终于要迎来大结局,戛然而止了?
买买买,却并非“好好好”
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恒大造车一直备受关注。2018年,恒大集团头顶第一房企的光环,许家印以豪横之姿入局新能源汽车,并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十五字箴言勾勒出恒大的造车计划:“把能买的核心技术都买过来,买不过来的就全方面合作。”
毫无造车积淀的恒大开始了与众不同的造车之路,所有操作均为大手笔。没工厂?没技术?没人才?没资质?买!缺什么买什么!于是恒大汽车耗费巨资收购了日本卡耐新能源、英国Protean、德国Hofer、瑞典NEVS,重金招聘了国际著名电池科学界、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等人才。
一发不可收拾,才一年时间,通过不停地“买买买”,许家印让恒大汽车获得了包括轮毂电机、动力总成、底盘架构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和技术。那年的许家印也过得异常忙碌充实。他带领高管飞了23个国家、47个城市,办成了2019年11月那场声势浩大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
雷声大,雨点小。恒大汽车买的时候声势有多大,落地的产品就有“多小”。据官方公布,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474亿元。可是一通“买买买”操作,并没能造出一款“好好好”的车来。
2022年7月,在母公司恒大集团身负2万亿元债务之下,恒驰5开启预售,预售价17.9万元。10月,恒驰5拖延了一年之后,终于开始交付,首批交付量却仅仅只有100台,尴尬的数据令人汗颜不已。
而这首批提到车的车主们,好像并不开心。有车主吐槽恒驰5中控屏文字“叠中叠”,辅助驾驶功能无法使用,续航能力几乎打对折等等。
看看恒大汽车至今为止900多辆的销量,再回想起官方曾号称“不到15天订单超3.7万辆”,再到当年的豪言壮志以及宏伟目标,活脱脱一个“亩产万斤”的笑话。
“钞能力”失灵,卖卖卖
彼时的恒大意气风发,此时的恒大风雨飘摇。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好的坏的都在岁月的见证下显露无遗,造车虚虚实实、迷雾重重的恒大也不例外。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迷雾重重又如何?高举为国为民大旗的恒驰汽车,不过是挽救恒大的一根救命稻草,大家心知肚明。否则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恒驰汽车,怎么就没人买呢?
现如今,自恒大集团爆雷之后,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造血者,反而成了催命般的吸血者,失去了深陷债务危机的母公司的输血,恒大汽车的“钞能力”已经失灵了?只能挥泪“大甩卖”,开启“卖卖卖”模式?
根据恒大汽车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情况逐年递增,分别为14.29亿元、44.26亿元和73.94亿元;截止2021年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87亿元,短期借款以及1年期借款为138.85亿元,总负债为588.3亿元,总股本为6.91亿元;2022年的财务状况官方并未公布。
但从近日恒大汽车这则除非融资290亿元,否则即将面临停产的公告来看,恒大汽车真的穷到快饿死了,不禁想起#许家印变卖70亿私产#这个话题。此前,恒大汽车子公司NEVS为降低成本及清理债务,已经宣布启动“冬眠计划”,预计裁员95%,如果计划完全落实,NEVS将只剩下20名员工,若无新投资者加入将面临倒闭。听起来倒像是另一个威马汽车。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许家印终究没能把恒大汽车打造成第二个恒大地产,造车不易,许家印的“买买买”终究撑不起他的造车梦。
擎动点评
造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也不是有钱就能玩的资本游戏。汽车不是房地产,带着地产行业的“圈圈圈”吞并式盖楼思维,试图通过“买买买、合合合”大法在短期内迅速拼凑出一款电动汽车拯救恒大,显然脱离现实,与造车之道背道而驰。
恒大造车就像那空中楼阁一样,看似富丽堂皇,实则虚无缥缈,失去“钞能力”的恒大,属于它的造车故事全剧终了吗?